七、轉載:江南大學油脂園地-油脂脫色1:脫色即漂洗
油脂脫色:脫色即漂洗
食用油為什么要進行“脫色”處理?
“脫色(bleaching)”和“脫除色素(decolorization) ”英文名稱不同,二者各有什么目的,有什么實質區別?“脫色”與“脫除色素”各有什么方法?
01色澤影響外觀
天然油脂都帶有一定的顏色,這是因為其中含有某些色素所致。油中的色素成分復雜,主要包括葉綠素、胡蘿卜素、黃酮色素、花色素,以及糖類、蛋白質、生育酚等某些無色物質分解和氧化生成的有色產物,還有磷脂、糖脂等復脂、結合脂的特定反應產物等。另外,某些油還含有特殊的有色物質,如棉籽油含有呈棕紅色的棉酚。
食用油“脫色”,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降低油脂的色澤,獲得淺色或近于無色的油脂。一般而言,消費者喜歡色澤淺的油脂產品。特別是在生產色拉油、人造奶油/起酥油用基料油時,顏色要很淺,不采用專門工序處理,不容易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。
從這一點而言,“脫色(bleaching)”顧名思義,有“脫除色素(decolorization)”的含義,但又不止于此。
02脫色本義是凈化除雜
脫色過程可以大量除去油脂中的雜質,包括多種污染物與有害物質,大大改善油品的氧化穩定性。這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食用油安全衛生的要求,也為油脂的進一步加工利用創造了良好條件。
“脫色”處理對脫臭十分重要,是油品在接受脫臭高溫處理進一步去除雜質前的最后一道工序。
如果僅僅為了脫除油中色素,方法很多,有吸附法、高溫裂解法(如脫臭時的熱脫色)、光脫色(日光氧化分解)、化學試劑脫色(如用H2O2、Na2SO3進行氧化還原)等。但熱、光和化學法脫色時,色素分解、轉變為無色或淺色的產物,這些產物仍留在油中,其安全性值得商榷,同時油脂本身也容易發生化學反應。因此,這些脫色方法僅用于非食用油,食用油脂幾乎從來不單純采用這些脫色方法。
食用油脂廣泛采用吸附法脫色,也稱吸附處理。
所謂吸附處理,是在一定條件下,某些材料,如活性炭、膨潤土、凹凸棒土等,對色素和其他雜質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吸附作用,用其處理油脂,可達到凈化除雜、脫去部分色素的目的?!懊撋╞leaching)”一詞本義是漂洗,具有漂洗作用的物質稱為漂土??梢?,“脫色”的最主要任務,是用漂土對油脂進行凈化處理,順帶著改善了色澤。
也就是,“色素脫除(decolorization)只是“脫色(bleaching)”的任務之一,它被包含在“脫色(bleaching)”之中。
從這個意義上說,油脂“脫色”這一精煉工序若改稱為“吸附處理”,更為恰當。
用漂土凈化油脂并改善色澤,可以追溯到1880年芝加哥NK費爾班克斯公司開發的用漂土改善棉籽油色澤的工藝,在此以前,遠東地區就已有用粘土來改善橄欖油色澤的做法。十九世紀末美國喬治亞州、佛羅里達州、阿肯色州、得克薩斯州和馬薩諸塞州都發現了漂土。德國的二家公司分別于1907、1909年生產出活性白土,即原漂土經過鹽酸活化的產品。
吸附法脫色是油脂精煉中最為昂貴的一道工序:一是購買白土的成本較高,二是白土吸附引起油的損耗,三是廢白土的處理費用。例如,一個500t/d的中型煉油廠,以年產食用油12.5萬t、白土用量為1%、廢白土帶油20%計,則年需耗用白土1250t,所需費用約213萬元,油脂損耗250t,約計250萬元,加上廢白土處理費用,估計增加總成本近500萬元,可能抵消了其全年獲利的大部分。
參考文獻
[1]王興國,金青哲. 油料科學原理[M].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, 2011.
稿件來源:食用油營養與安全科技創新團隊
編輯:黃雅祺 碩士研究生
校稿:金 俊 副研究員